特色:黄帝之陵,公祭大典
票价:5元
地址:平谷区城东北7公里的渔子山
轩辕台,位于平谷城东北7.5公里山东庄村渔子山上,山上有大冢,世传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,俗称轩辕台。我国十余种史志典籍都有记载:轩辕台,在平谷县城北十五里,岗阜隆然,形如大冢。每年阴历四月初八,这里都会举办公祭大典。轩辕台四边是丫髻山,东面有湖洞水,飞龙谷和金海湖等景
1992年10月,经专家实地考察,确认平谷区山东庄村的轩辕陵即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。渔子山自东而西,北依群峰,南对盘岳,西邻西汉平谷故城,东望金海湖,如巨龙横卧,有九沟自北而下,形成这里九水归一的景象。素有“九龙口”之称。轩辕陵便坐落于山水环绕的大冈之一,居渔子山的中心。它北依群峰,南对盘岳,下临沟水,上仰碧苍。
重修的轩辕台,建于山顶之上。顺着花岗岩石阶抬级而上,首映眼帘的是高大的阙门,阙门两侧朱雀展翅,雄狮傲立。进入阙门,是初唐诗人陈子昂随军北征作《轩辕台》诗的石碑遗迹和《重修轩辕庙记》汉白玉石碑,正殿为汉代重修檐庑殿式建筑,廊前红柱矗立,斗拱昂然。殿内正中彩塑黄帝坐像,上悬汉篆金字巨幅“人文始祖”,两侧为伏羲、神农,迎面四幅帛书体楹联并立抱柱之上。
平谷轩辕黄帝传说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传说黄帝大败炎帝之后,定都蓟州城(现北京城内广安门一带),一日狩猎之时来到山东庄,见此地背靠燕山,下有水泉,是一处大好龙脉,便定为陵寝,并在此地乘龙升天。年久日深,黄龙当时盘卧的清水湖如今已干涸,变成山间谷地,“龙卧”的地名却保存至今。
轩辕台,即黄帝陵。黄帝,为我国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,本姓公孙,为少典之子。因出生于轩辕,故号称轩辕。而长于姬水,便以姬为姓。又建国有熊,亦称有熊氏。因其有土德之瑞,故号黄帝。黄帝大约生活于距今5000年前,相传他率领氏族部落,伐炎帝,战蚩尤,统一各部族,建都于河北涿州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黄帝统一各部族后,建都于河北涿州。逐鹿紧邻北京门头沟,距平谷不过100多公里,平谷留下黄帝或黄帝后代的活动遗迹,实属正常。
山东庄轩辕庙及轩辕台,与陕西黄帝陵等一样,是人文始祖黄帝的纪念地之一。现在每年4月,海内外中华儿女在这里隆重祭祀人文始祖黄帝,已成为一项传统的文化活动。
交通
东直门乘918路、852路至平谷转乘中巴;
《轩辕台》
作者: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唐陈子昂
北登蓟丘望,求古轩辕台。
应龙已不见,牧马空黄埃。
尚想广成子,遗迹白云隈。